碧芜最担心的,便是这段日子了。
因前世,赵如绣就是在这段日子死的。
听闻,她在成为太子妃的前几日,刻意遣开仆婢,在自己的闺房中,悬梁自缢了。
当初,外头并无人晓得赵如绣自缢的缘由,直到誉王登基,碧芜跟着旭儿入了东宫后,才在某年的中秋夜,在一个醉酒的老宫女口中,得知那天白日,赵如绣曾去了太子寝殿,也不知看到了什么,出来时浑浑噩噩,一直喃喃地说着什么“骗子”,当夜便没了。
碧芜猜想,赵如绣或是在太子寝殿瞧见了他与肖贵人私通的证物,绝望之下才选择了了断。
这一世,碧芜阻止不了赵如绣嫁给太子,也阻止不了太子与肖贵人私通,她能做的只要让赵如绣自己想通,她的命是她自己的,不该与一个男人相系,自也不该为了一个男人放弃自己的性命。
碧芜记得,自己前世的产期在十二月初十,而赵如绣入宫的日子则在十二月初一。
她并不知赵如绣究竟是在哪一日自缢的,便只能在她准备入宫事宜的空暇,常将她叫来说说话。
转眼便到了十一月二十八,离赵如绣入宫还有两日,前一日,碧芜特意让银铃去了长公主府,问问赵如绣可否得空,空了就来看她一趟,往后她入了宫,便也难见着了。
赵如绣应下了。
可到了当日,碧芜起身梳洗后,赵如绣派了婢子来,说她有些要事,或要等午后才能来。
碧芜心下颇有些紧张,忙问那婢子她家姑娘可是进了宫,那婢子摇了摇头,说她家姑娘似乎是往西街去的,并非皇宫。
听得此言,碧芜这才放下心来。
然待到申时,却仍是不见赵如绣的身影,碧芜不免又提起了一颗心,差银铃去长公主府问问。
小半个时辰后,银铃才气喘吁吁从长公主府回来。
见她神色犹豫,欲言又止的模样,碧芜倏然想起了夏侍妾,可这回,她却慌得更厉害,她缓缓自椅上站起来,扶着身侧的桌子,朱唇微张,却是有些不大敢问。
但许久,她还是艰难地开口道:“赵姑娘可是出什么事了?”
银铃本只是低垂着脑袋不说话,闻得此言,却是忍不住咬着唇低低抽泣起来。
碧芜好似得了答案,一颗心猛然沉了下去。
怎么会呢?怎么会呢!
她的绣儿分明是那般乐观明媚的姑娘,她分明将她的话听进去了,怎会又重蹈前世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