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青色织花软烟罗裙,云鬓间斜插一支垂珠白玉笄,小巧耳垂缀着米珠流苏耳坠。在这炎炎初夏日,似一支风露中的清荷,使人见之忘俗。
阿妩对着二人清浅一笑。
“没想到《青梅记》会卖得这样好。”
她望向来去匆匆之人,眼底似有感怀之色。只要父母鹣鲽情深的美名传得足够远,那些不贞的指控,自然会烟消云散罢?
这原是写《青梅记》的初心。
房掌柜也喜不自禁搓了搓手:“是啊,都是托了您家公子的福。清荣书斋也许久不曾这般热闹了。”
阿妩不禁莞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看来上一回,她偶遇谢世子之后,婢女的假身份尚未被揭穿。
这样最好不过,接下来的行事也更方便。
“对了。”
房掌柜想起了什么,从柜台的盒子中抽出一张崭新的银票:“书坊能有今日的火热,《青梅记》当居首功。区区心意,还请姑娘代您家公子收下。”
阿妩摇了摇头,晃得玉笄上垂珠轻响。
“这不妥。”
“上回已经商量好了,话本既售万事不沾,哪有再受您银子的道理?”
房掌柜一顿,想起其他书斋掌柜围着他打听《青梅记》作者的场面,给钱的心又坚定起来。
“姑娘实在是太客气。”他恳切道:“只是书斋一点小小心意罢了,若是您家公子何时有了新作,莫要忘了咱们这段旧缘呐。”
阿妩恍然,原来掌柜打的是这个主意。
这笔银子与其说是分润,不如说是笼络,让“她家公子”有了新话本子之后,再次售给清荣书坊。
她清月似的眸子眨了眨:“我家公子最近忙于科举,新作恐怕要等上些时日,这样也使得?”
“使得,自然使得。”房掌柜道:“举业毕竟是正业,恰逢陛下恩科荫泽,老朽祝您家公子金榜题名了。”
“今年要加开恩科?”阿妩不由得一惊。
“是啊,前几日是皇贵妃寿诞,皇上特下旨加开恩科,与天下同祝喜事。”房掌柜朝东边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皇贵妃。
听到此人的名号,阿妩的面色一瞬复杂。
她的名声并不好,至少在国公府上,阿妩就没少听见丫鬟们议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