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八十八,一更
一夜过去,伦敦下起瓢泼暴雨,它的来势汹汹,厚重的乌云倾盖,就好像要把这座城市推平淹没进浑浊的泰晤士河里。玛格丽特凌晨就被雷鸣声吵了起来,她昨晚做梦了,睡的十分不踏实,凌乱着头发爬起来,将窗外的景象一看,顿时有些难以言说的心烦意乱。她没想到会在那种地方遇到他。
摆放整齐的生活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稍微动一动,便一点点塌了下来。波茨太太敲门进来,布置着餐桌,告诉她今天的食单。“不用了,我不饿。“她摆手,捋了捋发梢,拎起晨袍穿上,从波茨太太面前经过,径直走进了书房,将门严严实实的合上了。波茨太太有些惊讶,她还是第一次见这位小姐清早的情绪这么大。玛格丽特进了书房,脸也没洗头也没梳,便开始提笔写稿,为粉眼写第六篇续集,她想用这种办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以往这都很奏效,百试百灵。令玛格丽特感到手无足措的是,她并不知道自己见他一面就心烦意乱的来由是什么。
蘸水笔顿了顿,她抬手将写了四五段话的稿纸揉成一团丢了出去,砸进了门口的纸篓子。
难不成,她心心里对他还存着某种不可承认的贪恋吗?玛格丽特抱着脑袋垂下头趴在桌面上,一闭上眼,回忆就一点不加商量,如同窗外的雨水一样往脑子里蔓延,仿佛那些时光就像挥之不去的阴霾。就好像某种阀门被忽然打开,玛格丽特从未意识到自己原来将那些日子记的如此清晰。
只要稍微回忆,就能顺藤摸瓜的想起他的声音,体温,他说过什么话,他们一起看过的风景。
她在桌上趴了好一会儿,不停的试图重新开始起一行文字。但现在这种转移注意的办法也不管用了。
索伦昨夜与她握手告辞时,她记得他稍微垂着头,眉眼间态度平静,目光平和的如同无波海水,仿佛从未认识过她一样,看起来与往常有些不同,现在稍微清瘦了一些。
她按了按太阳穴,想让自己把这些给忘掉。明明已经分别的很干脆了,事情都按照她预想的那个结果去发展,除了昨晚的插曲之外,没有一丝偏差,明明当初是她先下定的决心,应该毫无波澜的感到平和,而眼下自己又是在想什么呢?真是要疯了…无论怎么驱赶,好像都有些无济于事。
她顿时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窗边,拉开一半垂帘,这还不够,将玻璃推开,让风雨灌进来,她的脸上感受到刺痛的凉意。这个城市模糊成灰色,褐色或棕红的建筑物凌乱的排列在街道两侧,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偶尔驰过的马车溅起水花,她怔神的看着。忽然,背后传来敲门声。
玛格丽特回过头,打开后,从波茨太太的手里接过了枫丹白露寄来的合同和汇票。
她镇定了一些,拿着宽大的信封回到书桌,缓缓拆开,拿出合同后,略看了几眼,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指尖抚摸着最前方那列铅字书名,《玛德娜夫人》像是浮萍长出了一点根系,她深深的叹出一口气。虽然自己脑子里一团糟,但好歹还能写出这样顽强的人物,也算是大功一件。
玛格丽特露出一点浅浅的笑意。
这本书能带来的收益,足够能在这样好的地方住上两年多。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各种意义上的巨款,足够改变很多事情。玛格丽特拿着汇票,又忽然感到开心和满足,似乎给了她许多的底气。她正打算叫波茨太太将合同寄到威廉姆律师那里去保存,又从波茨太太手里接过了刚刚送到的帕特森爵士的来信。
拆开一看,爵士说,他与出版社谈拢了价格,最终以两千七百英镑成交,按照她的想法,应该分给她一千三百五十镑,两天后就会汇款。这两项加在一起,就是一千七百镑。
玛格丽特捧着信在书桌后缓缓坐下,为目前的获得的财产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这意味着她即使从现在开始,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都不会缺衣少食,至少在生活上有了保证。
难道就像故事里说的那样,当感情生活一团乱麻,事业线就会蓬勃发展吗?她靠着椅背,闭眼摇头,心想这还真是太应景了。过了一会儿,玛格丽特写完了给爵士的回信,又想到什么,不忘记给梅兰妮写一封信,告诉她自己有书能出版的好消息。又言明,这次大概收入三百多镑,她想让梅兰妮帮忙,叫姨夫在约克给物色一块差不多的土地买下来,如果可以,就与姨夫合作,他可以开发成度假屋租给去约克旅行的人,到时候租金四六分账。她想,这事要是能成,或许能成为一种长远的资金回报,万一她未来江郎才尽,也不用担心会坐吃山空,这可能是自由职业者都会有的焦虑症吧。写作这个职业,上限高的没有顶,下限低的没有底,在彻底红透整片天之前,谁也不能停下脚步,因为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取得什么成绩,好的坏的,一切皆有可能。
再过几天,她就能拿到样书,最多五月上旬,玛德纳夫人就能出版了。走出书房,玛格丽特在玄关摇铃铛,请波茨太太寄出给他们的回信,又吩咐她准备好洗漱要用的东西。
这才振作起来,将雨水打湿的晨袍换了下来,沐浴在温暖的浴缸中,她梳好头发,选择穿了一身舒适的衣服,看起来又忽然恢复了正常,问波茨太太午餐是什么。
波茨太太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十分恭敬的回答了她。在这之后,玛格丽特回到书房里,选择安安稳稳地将粉眼第六篇续集写完。随后,她像是想起什么,从柜子里拿出之前来伦敦时,遇到那个叫塔妮的女孩时,所写下的一个故事大纲。
玛格丽特想了一会儿,为这本书取名为《曼卡丝小姐》她的笔沉到纸面上,顺着大纲继续写道:曼卡丝小姐来到了伦敦,她赁了一间小房屋住下来,每天都来往于伦敦的各种消遣之地。这里的纸醉金迷令人沉醉,这里的光怪陆离让人感觉到抽离,阴沉的雾霾似乎笼罩着她的心。
曼卡丝年轻天真,自持美貌,她决心要为自己寻找一位完美的情人,对方最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富有,俊美,最好能让她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她不想将就。
然而,事情也正朝着她所想的方向发展,在一次艺术大师的展览上,她偶然碰到了一位年轻富有,位高权重,绅士守礼,处处符合她对完美情人一切幻想的参议员康森先生。
她并不立刻就爱上了他,却顿时便把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在此之后,曼卡丝便通过一切办法寻找着康森的踪迹,观察他的喜好,笨拙而天真的与他一次次制造偶遇,假作缘分使然。这位康森先生并不是没有看出来曼卡丝这拙劣的伪装,但他高坐钓鱼台,一次次的纵容了事情的发生。
逐渐的,他见识到了曼卡丝的貌美,对她既欣赏又怜悯,就好像面对着一只精致但脆弱的鸟雀,虽然知道她脑子里空空如也,天真且愚笨,但他还是忍不住让她开心,为她的一眼就能被看透的狡猾而心动。于是曼卡丝得手了,她让康森先生成为了自己的情人。但,参议员身处的环境十分复杂,无论是他面临的政治争斗,家族中的权利博弈,还是自身的性格障碍,他纵然能让曼卡丝过上舒适称心的物质生活,但却从不让曼卡丝过分关心他的生活,康森认为那是危险的,如同月亮的背面一档不可示人。
他只不过是觉得曼卡丝是掌中之物,只需要满足她那些小心思,让她开心,她就会使他也感觉到轻松和开心。
毫无疑问,曼卡丝只想享受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拂,学习他身上的种种见识,接受他的鲜花与礼物,她对他的感情并不真的在乎,既然他不愿意过多与她坦白,那么她就不问了。
这样各取所需,互相都不爱彼此的生活看似一片和谐,过了一天又一天。直到曼卡丝的前未婚夫复仇般的找上门来,他要控告她犯下了罪过,还在康森面前指控她是如何欺骗了父母,是如何费尽心机的勾搭康森。曼卡丝感觉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受到了重大的威胁,仿佛人生又要陷入只能将就的境地,她不愿意乖乖回家,只能向康森坦白了一切。那天曼卡丝感觉十分挫败,但她一点也不后悔,她告诉康森,她就是想过上舒服的日子,就是想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情人,让自己看起来魅力十足。她就是不想委屈自己为了那么一点不多不少的钱,就去嫁给一个哪里她都看不上的人,她不想认命。
即便是要像个物品一样出卖自己的灵魂,她也要标出最昂贵的价格。忽然,康森面对她这样的坦诚,忽然变得缄默起来。不知道为什么,见识了她的真面目,他好像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被她吸引,好像忽然对她产生了不知名状的爱。
他为自己的心脏跳动而感到陌生,但也彻底明白,他们不属于同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