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玉繁锦在意的人,就是在踩她的底线,后果,嘛,自负吧。
但纸包不住火,早晚玉繁锦总会知道的。只是到那时,估计也轮不到她动手就是了。
临近新年,博古街这边比往常更热闹了几分。
因为这边除却临街的铺子,还可以交费摆地摊。玉繁锦停好车一路走过来,就发现多了不少的年货摊子。
卖些像是对联啊,剪纸啊之类的,很有国传统特色。
玉繁锦对此挺有兴致的,甚至还买了一些,打算给铺子这边,家里,还有四合院那边都贴上。
那样看起来,应该会比较有气氛。
主街这边热闹,但是当她走到自家铺子这边的静巷,就完全不一样了,依旧和曾经那样安静。
进了店,玉繁锦没有马上开门,而是先做了打扫,当然不是她自己做的。
等到一切恢复整洁,她又上了几样货品后,这才打开店门,同时出去把写着事假的牌子拿下,把营业的日期牌挂了出去。
本来以为没有提前通知,店铺今儿个不一定有人来。然而她刚把自己的上午茶从后院端出来,就有人来报到了。
“老板,你这歇业歇得真够久的啊,我这天天来转一圈,可算是碰到开门的时候了。”
来的人,玉繁锦并不陌生,是第一波帮她开张的人里面那个买了藏红花和胭脂米的唐装老者。
老人家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一身唐装穿着,精神头足足的。
而听了唐装老者的话,玉繁锦没有多解释什么,只是笑了笑:“老先生是想要买什么吗?”
言下之意,您老这天天过来,肯定是有所需求的吧。
“我就想问问,你这儿还有胭脂米吗?”唐装老者满眼期待地看着玉繁锦。
上次买的胭脂米,拿回家后,老伴没有马上煮掉,而是等孩子们都回来的时候,才给煮了。两斤的米,一顿就被吃了个精光。
胭脂米煮出来的饭色泽红润,细腻油亮,口感弹软滑嫩,吃完后余味无穷。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太够,也就一人一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