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神宗万历十四年(1586年),徐霞客出生在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一个有名的富庶之家,祖上都是读书人。
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也不愿同权势交往,喜欢到处游览,欣赏山水景观。
受耕读世家的文化熏陶,徐霞客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
小时候,课间休息,私塾的小伙伴们都兴高采烈地议论着各人的志愿。
有的说,准备将来参加乡试(乡试是华夏封建时代一种考试制度,每三年由统治者派人在省城督考一次,考中的人叫举人);有的说,要研究医书。
一个姓钱的小伙伴,问徐霞客:“你的志愿是什么呢?”
徐霞客顺手用蘸满墨汁的毛笔,别开生面地在纸上写下了十二个字:“州有九,涉其八;岳有五,登其四。”
意思是说,有九州土地,要跋涉八州;有五座大山,要攀登四座。
徐霞客抬起头来,指着纸上的字,望了望小伙伴们,微笑道:“这就是我的志愿。”
小伙伴们围着徐霞客,他豪情满怀的道:“一个有志气的人,应该朝现碧海,暮登苍山。”
这饱含稚气但又圆浑挺拔、苍劲有力的笔迹,以及徐霞客的一席话,充分展示出他立志遍游祖国山河的宏伟志向。
晚上,月光如水,泻进了徐霞客的书房。
他坐在紫檀色的木桌旁,把油灯拨亮,专心致志地做起功课来。
桌子上散放着经史书籍,他有时还在经书下面,放着《舆地志》、《山海图经》和探险游记一类的地理知识书籍。这是因为,他惟恐被双亲发现,说他不读正经书。
他对这些地理知识方面的书籍入了迷,读着,读着,不禁眉飞色舞,用手轻轻地拍着案,口里啧啧赞叹:“好,真好!”
夜阑人静,徐霞客经常通宵达旦,刻苦读书,一点点积淀知识与智慧。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岁时,应过一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
父亲见儿子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