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还不包括没有投报的,或被杀人灭口而致没有留下佐证痕迹的案子。
直至三年之前,官府才画形通缉司马游。
杜甫和李白查到这里,不禁各自发出一声轻叹:这人犯案十三年,才开始通缉,实在已经不知害了多少条人命,玷辱了多少女子的清白……
司马游却是经过两年后,才被擒获的,当时的判决是:斩立决。
也就是说,在一年前,司马游就已恶贯满盈死了的。可是,今日杜甫和李白,却亲眼见他犯罪,并且亲手擒住了他。
司马游并没有死。那么,是谁救他?
救他的人,不仅使他恢复自由,而且还企图替他掩饰。那么在坟场里的死尸,到底又是谁?
李白、杜甫打听之下,知道此事的人都说,司马游的确已被处斩,尸首也被收殓。押司马游出去处斩的牢头,已经在半年前暴毙,其余并没有什么人认得司马游。
李白杜甫查至此处,已昭然欲揭了。
他们却再翻查存案,发现负责治狱这件案子的人,正是曹泰!
………………
杜甫和李白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先去这一带大大小小的牢狱查问一遍,然后他们直接去曹泰的府邸。
曹泰正在午寐,所以没有人敢去通报。
他的脾气是人所共知的,为人十分豪迈,但午寝时是不容人骚扰的。一旦惊醒了他,以他火性儿,骂起人来,可是骂狗一样,就算杀人也半点不奇。
杜甫一再道:“我们是有要事,无论如何,请禀曹大人知。”
但谁也不敢负起这责任,都不敢请他们进去。
就在这时,杜甫和李白忽然感觉到,背后又有了那种“芒刺”的感觉。
李白霍然回首,杜甫却没有回头。他们久经作战,已心意相通,配合无间。
若有劲敌在后,不回身,自是险,但若返身的刹那时对方出手,更是大险。
所以,他们一个疾然回身,一个连头也不回。
身后果然有一个人,站在一棵枣树下。那人身穿长袍,看不清楚脸孔,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低低的遮着他的头。
那人高、瘦、沉默、无声,看不清楚脸目,不知何时已然来到他们的背后。
没有回过身来的杜甫,感觉到背后似有一条野狼在窥视。回过身去的李白,却感觉到面对一头猛虎的伺伏。
那人已不是第一次与李白、杜甫相遇,正是曹泰口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