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在第一时间,没有跑向篮球的方向,反而是第一时间朝着罚球线跑去,那个位置上可是站着杜兰特。
果然,作为维斯布鲁克传球目标的索夫洛萨在接到传球后的第一时间传球了,从顶点传给了侧翼的杜兰特。
但是很可惜,杜兰特接球的时候,林少杰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前,阻止了“35”号第一时间冲击内线的可能性。
别看杜兰特身材细瘦,但身高放在这儿,他在内线制造的杀伤力远比其他人更大,如果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在内线肉搏,以他的速度和灵活,加上脚步和投篮的元素,大部分的内线都会被他玩弄于鼓掌。
而且外界传闻杜兰特的体能堪忧,林少杰可不这么认为。
在雷霆,杜兰特也算得上既当爹又当妈,“雷霆二少”看着风光,心里的苦自己知道,消耗大很正常。
再说了,杜兰特的体能也要看和谁比,和维斯布鲁克这样的天赋怪相比,杜兰特的弱项当然被无限放大,可他作为一个职业球员,常规赛打个三四十分钟轻轻松松。
除了新秀赛季的出场时间不足35分钟,前几个赛季杜兰特可都是场均接近40分钟的出场时间。
到了季后赛更夸张,那都是超过40分钟的出场时间,上赛季更是超过了场均45分钟的时间。
这样一个职业球员你说他体能不好?
开玩笑!
所以林少杰对杜兰特采取的防守策略,从来都是逼迫对方消耗每一分的精力,不管他是否拿球,这样一个具有爆炸得分能力的球员在场,那就是一个隐形炸弹,随时可能爆炸。
上半场或者前三十分钟能够不断的消耗,等到结束前,杜兰特想要再保持高效的手感就不现实了。
至于林少杰自己,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劣势不言而喻,身体天赋不如对手,想要成功防守,必须要做到比对方更多的付出。
但自己的优势也很明显,除了身高,臂展等静态天赋稍逊一筹,被碾压外,运动天赋自己更占据优势,眼光更是独到!
所以杜兰特作为雷霆的主攻手,在这个暂停回来后,开始渐渐感受到了维斯布鲁克之前的那种感觉:
不舒服斯基!
他想要在前场接球,可以,但是想要顺利接到传球,就需要不停的跑动。
不仅如此,他还需要在球场上不断的作出规避动作。
林少杰的防守策略不是单纯的防突不防投,或者是防投不防突,他不管杜兰特做什么,总是在不断的“磨磨蹭蹭,”总之归结为一句话。
“投,突随你,但是想要篮球轻松出手,不可能,必须要消耗时间和精力!”
杜兰特也渐渐发现了,他的投篮准备动作很多,每一次的出手都要拼尽全力;
他的突破依然犀利,对方好像留有一手,但是想要一步甩开没有可能,总会在三分线内外不停的进进出出,最后才能获得一丝空间。